当前位置: 主页 > 经验交流 >

田间学校引领 共走小康之路

时间:2021-06-02 17:10来源:肥西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孙良成 点击:
田间学校引领 共走小康之路

       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成立,位于肥西县山南镇金牛社区,是集蚕桑生产、技术服务、收烘加工、产品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218户,其中残疾社员户97户、在册建档立卡脱贫户80户,合作社现有职工31人,其中24位残疾职工。现有新老桑园面积6000多亩,年养蚕7000余张,产值1600万,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使一大批留守人员、残疾人、贫困户、返乡创业人员发展栽桑养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合作社于2016年5月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由安徽省农广校命名挂牌。合作社创办人赵启华先后参加农广校中专学习毕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有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12人。已培训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150人,蚕桑专业技术培训500人,扶贫创业培训200人等。合作社现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拥有一座蚕桑综合服务楼,内设标准化培训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拥有蚕茧收购加工车间厂房26间,大型自动热风循环烘干设备一套和73-1型烘茧灶三副,一季可烘干鲜茧50万斤,并拥有300平米干茧储备库,此外拥有催青室40平米,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000平米,可供小蚕共育。已建成省力化养蚕大棚25座,一次性可养蚕400张,设施农业大棚4座。
       近几年来该社开展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掌握了最新的养殖技术和完善的管理经验,努力为社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主要进行栽桑养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进优良蚕桑新品种,推广先进蚕桑生产技术,为社员提供丝绸行情、科技信息、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和蚕茧收购等服务。在养蚕季节进行现场培训、散发技术资料、播放视频光盘,宣传科学养蚕,推广栽桑养蚕新模式,指导蚕农加强蔟中管理,适期采茧,不售毛脚茧,蚕茧上车率和解舒率分别提高10%以上;在收购期间安排宣传车辆,在重点蚕区巡回播放录音,宣传收购信息和售茧要求,提高茧质收购质量。
       合作社邀请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和市、县有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田间学校培训,进行专业技术指导。2020年共举办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期,受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书籍和光盘600多份。蚕桑基地建设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统一栽植技术规格。推广优良品种,推广电器化小蚕共育,采用电器化自动加温补湿,保持24小时温湿度平衡,小蚕发育健壮、整齐。推广塑料大棚省力化养蚕和方格簇全自动上蔟技术,省工、省力,社员方格蔟使用率80%,杜绝收购毛脚茧。推广规范化评茧、烘茧技术,“仪评”收购,按质论价。
       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庐州”牌蚕茧商标,蚕茧质量已达全省一流。社员严格按照“庐州”牌蚕茧生产技术规程生产优质茧,提高“庐州”牌蚕茧的知名度,力争“庐州”牌蚕茧尽早成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进行信息网络建设、技术辅导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小蚕共育等,更好地为社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17年,合作社对建卡贫困户进行帮扶,2018年有35户从事栽桑养蚕,15人在合作社就业,合作社拿出25万元作股份分红,2019年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走共同致富之路。合作社有12户返乡创业人员加入到合作社从事栽桑养蚕产业,他们栽桑少的有30亩,多的达到100多亩,走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之路,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作出应有的贡献。合作社成员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有关蚕桑科技培训,为培训提供实践实训场所。
       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中国科协授予蚕桑科普示范基地、肥西县蚕桑生产示范园、肥西县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县残联示范扶贫就业基地、县劳动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供销社先进合作社、合肥市辅助就业基地、市级龙头企业、合肥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合肥市农学会“专家工作站”、省级信息化示范合作社、安徽省供销社示范合作社、安徽农业大学“产、学、研教学基地”、安徽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双百行动”基地。
(责任编辑:胡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