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经验交流 >

舒城县圆满完成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时间:2017-12-13 15:57来源:舒城县农业委员会 作者: 陈劲松 点击:
今年以来,舒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民生工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部署要求,把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今年以来,舒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民生工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部署要求,把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严格管理,确保实效,使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舒城县承担新型农民培训任务75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350人,专业服务型35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共分8个专业、15个班。9月底完成全部开班任务,11月底各项收尾工作(包括县级验收、拨款、认定、审计等)也全部完成。共颁发培训证书750人,职业农民证书350人。培训率为100%,合格率、认定率均达100%。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学习调研,拟定方案。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我们根据省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和有关文件精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需要,制定培训方案。同时,参考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培训专业,设计制定分专业方案。要求每个机构制定教学管理方案,细化教学计划、培训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内容,做到“一班一计划”。
  2、结合实际,严格把关。 为进一步做好培训基础工作,结合本县实际,严把三关。第一,学员遴选关。一是今年年初,在往年实施经验基础上,下发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文件,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农民实际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对照标准确定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参训学员名单。二是对各地报来的培训专业、对象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将确定好的培训对象分解到有专业特长的相关培训机构负责培训。三是培训机构在培训实施前再一次与学员所在的乡镇以及学员本人对接,征求培训意见,调整最终参训人员及相关信息。第二,统筹安排关。包括统一建立实训基地,统一设计专业方案以及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农民要求,教材的编写是否通俗易懂,培训时间是否恰合农村实际,经费的预算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等。第三,培训指导关。各个机构每场培训县农委都安排工作人员到场指导、督查。做到现场点名、签字、照相,督查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天数,以及农民的满意度等。
3、注重实效,组织培训。一是选聘师资。依据开设专业选聘培训教师,县成立了培训讲师团,注重选聘“双师型”教师以及省内知名教授、培训师等授课,做到每个班至少有一名省级教师,提升培训层次和效果。县农科所80%教师都是省级知名专家。二是建立实训基地。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全县8个专业共建立10个实训基地。三是了解农民需求。各机构积极行动,在培训前做好充分准备,上下协调,进村入户,开展对接,了解农民需求,做到农民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送什么。四是创新培训形式。做到“四个结合”,即:以县城、乡镇集中培训与到村培训结合;理论传授与实践实训结合;定点培训与巡回观摩讲解结合;技术培训与包村联户相结合。
   4、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我县深入到乡镇开展培训宣传活动,搭建宣传台,印发培训宣传材料5万余份,接待农民咨询3万多人次。培训机构开班都有媒体跟踪报道,利用新闻栏目播放培训场面。每个机构都能按月上报培训动态,不少材料被有关媒体选用。如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8篇),安徽农业信息网、安徽农机网等省级媒体6篇,以及六安市政府网、县政府网以及各级民生工程网站等30篇,市、县电视台也多次报道我县培训资讯。为使广大农民学员了解掌握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政策要求、目的、意义、对象、内容等,我们还印发了上万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解答”,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
    5、强化监管,确保质量。今年以来,我县特别注重培训日常监管工作,严格按上级有关要求,具体抓落实,不放松每一个监管环节。认真做到四个全覆盖。一是全程参与全覆盖。每个班的各个环节农委都有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督查参与人数、培训质量等。二是培训合同全覆盖。县农委与每个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职责。三是影像资料全覆盖。每个班的每个环节都留有图片资料,每个培训机构都建立了影像资料档案。四是电话回访全覆盖。全县进行了两次以上100%电话回访,培训机构全面普查一次,农委一次,确保电话畅通率,做到有问题立即纠错。 
6、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县政府办出台了《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了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等多项职业农民优先考虑的扶持政策,特别是金融信贷方面,我们经多方协调,与劳动就业部门合作,把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范围;与正兴村镇银行合作,对职业农民优先放贷,着力解决职业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我们还在农业信息网站上公布《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清单》,对今年一些惠农政策申报、补助,在实施主体上给予“职业农民优先”的考虑。如水稻工厂化育秧建设、水稻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与服务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就有90多职业农民优先享受到农业政策的扶持。  三、取得的成效
1、培养了一大批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近两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全县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像丁思年、王景宏、冯品文、柯梅等。他们在培训培育中,获得新知识、新观念,获取政策的帮扶和引导,增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坚定了做职业农民的决心,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如春秋乡职业农民曹胜武,通过培训,大胆地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目前,周边农户在他的带动下,通过金融信贷,县农机部门补助,先后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38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乡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学员朱传其,培训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种粮大户,培训后不仅生产技能得到提升,还得到政策上的扶持。为了加速机插秧的推广,普及机械化插秧技术,他引领的合作社建成了一座标准化机插秧育秧工厂,新增插秧机3台,建成钢构大棚10000平米,获得政策补贴 50万元。他除了满足自身机插秧2300余亩,还为周边种粮大户机插秧达3000亩,有力助推水稻全程机械化步伐,提升了本地区农机化水平。
    2、促进了我县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增产增收。                 通过不同形式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使我县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8%以上。如茶叶专业培训,“发展名优茶需要茶树良种更新”的观念深入人心,山区乡镇出现茶农们抢购良种茶苗的场景,致使我县优质茶苗“舒茶早”由卖不掉到供不应求,有的甚至从邻县另加价把原来卖出去的种苗买回来。通过理论上的教授,实训中手把手的引导,我县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不断提升,茶农的收入也逐年增加,亩均增收300-500元。
3、促进了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通过培训,我县蔬菜、板栗、茶叶、优质粮油、畜禽、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产品得到进一步发展,像蔬菜,通过新品种介绍、引进,以及技术上培训、观摩和手把手的指导,调动了农民调整结构、扩大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蔬菜种植大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万亩迅速扩展到26.6万亩,蔬菜供应已成为合肥、南京等地的重要基地,真正成了省城人的“菜篮子”。传统茶叶品牌“小兰花”价值已达6.72亿,较往年增值30%。
4、更好地发挥了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农业部门管理实施培训更好地发挥了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形成了农民教育培训合力,调动了教育培训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扩大了农业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切实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5、促进了我县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务农的热情。我县有50万名农村劳动力,其中约30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经过多年的艰辛打拼,部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掌握了管理营销方面的创业技能,近两年职业农民培育、扶持,促使他们加快了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的步伐。2017年10月底,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1.3万人,其中80%都是外出进城打工的35至50岁的中青年农民,一般都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全县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806家,其中,投资农业领域企业366家(种植业120家,养殖业85家,休闲农业23家,农村电子商务22家,乡村旅游5家,农村商贸流通41家,农村服务业70家)。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领域越来越高的引领作用,将有更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回家创业。
 
(责任编辑:施玲)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